三年多来,我国传染病监测体系和报告制度有何提升?如何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

日期:2023-02-27 10:06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 | | |
  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同志,安徽省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
  经过三年疫情历练,我国传染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有了哪些升级?如何进一步健全?
  2022年12月,为动态掌握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及时监测病毒变异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评估医疗资源负荷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监测渠道,形成多个监测子系统,包括病例报告监测系统、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监测系统、哨点医院监测系统、病毒变异监测系统、污水监测系统、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监测系统、人群核酸和抗原检测系统、医疗机构在院病例监测系统、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系统、网络调查系统等。现已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三年来,多次优化升级传染病直报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控政策,适时调整疫情信息报告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质量,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跨领域、多学科专家队伍。继续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提高数据收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分析能力。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疫情报告专项执法检查,推动依法规范及时报告。
  在病毒变异过程中我们是否是被动的?未来如果出现致病力和致死率较强的变异株,我们将如何应对?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的RNA病毒,这种病毒的基本特征就是变异,变异是它的常态。病毒的变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完全把控病毒的变异方向,但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做好工作、做好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质变的变异。从监测到发现、到快速地反应,包括科技、疫苗、药物、检疫检测方法的完善等都是需要我们做好准备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如何把握病毒的致病力、传染力的强弱,我们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布局好监测网络,要强化对病毒变异的监测能力。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做好防控能力的建设,这里面就包括预警能力、处置能力,疫苗的进一步研发能力和快速的检测能力,力争使我们对这种新的变异株所产生的影响能够早发现、快速处理、精准防控。再次,要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的建设,包括重症救治能力和中医药的有效使用。在研发和使用更可及、更方便、更有效的药物,在加强感染者的健康管理和感染者的康复等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和准备。最后,要关注对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保护,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人要做好防护。
相关链接: